[Taipei] 大稻埕的歷史與今天

「大稻埕」。在我的記憶中是相當模糊的字眼。依稀與電影有關? 還是一個單車會經過的路線?    我明明就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台北通),大稻埕到底在何處竟然說不出來、更沒說從沒去過… 這讓我覺得自己實在太遜,無法吞下這口氣 (又沒人問你,在自導自演個什麼><) 。  但在近幾次跟朋友聊起這個地方/地名,讓我確信了「大稻埕」之於我們六、七年級的台北人,還不夠引起共鳴。不只是我的問題->好險

感覺近幾年似乎有人悄悄在推動台北在地文化的復興。文創產業在這兩年進駐迪化街、傳統市場,這些年輕的新潮流使得「大稻埕」這個地方又復甦了起來。來這裡走一遭,看到的百年老房經過整修後,不像其他的老街那樣單調乏味,而是讓我能夠想像到台北市在1850、1860年代、一直到日據時代的繁榮景象。讓人不免想再回顧我們台北的歷史。

原來大稻埕電影是2014年的賀歲片,可能因為電影的選角(豬哥亮)與取向(台語喜劇),讓當時正在準備出國進修 (還沒有開始關注台灣歷史) 的我,完全忽略了這部片子。現在是時候該來看一看它了!!

同樣年代在台北的另一個重要歷史街市「艋舺」,相對於「大稻埕」也許是比較熟悉的地名。有句台灣諺語: 一府二鹿三艋舺,指的就是清朝時期台灣的三大海港-- 台南安平區與中西區(府)、彰化縣鹿港鎮(鹿)、跟台北市的萬華區(艋舺)。台南府城是最早有中國大陸沿岸移民跨海來台的地方(明朝中葉),後來慢慢往北台灣來發展,直到清乾隆、嘉慶年間才變成三大城鼎足而立的情形。

大稻埕是比艋舺較晚開發的一個河港。1851年(清咸豐元年),福建泉州同安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從基隆逃遷至大稻埕,在當地(就是現今迪化街)開了幾家小店舖,成為當地第一個雜貨店老闆。兩年後,艋舺兩派人馬(一方為福建泉州的三邑人、另一方為福建泉州的同安人)發生了「頂下郊拼」械鬥,同安人打輸,便帶著他們的信仰「霞海城隍」往北逃到大稻埕定居。大稻埕是在淡水河畔、一個平坦的地方,很適合晒穀,所以此地才被稱做「大稻埕」(台語)。


在大稻埕公園內的"迪化街簡史",記載清代末期、日治時期、到光復後的迪化街歷史

1856年,遷到大稻埕的人們籌資建立廟宇來奉祠從他們故鄉帶來的神明「霞海城隍」。現今「霞海城隍廟」仍然為台北大稻埕的重要地標跟歷史古蹟,就在永樂市場旁邊~

城隍是城池的守護神,在冥界的官位上相當於陽界的縣令,是土地神的上司。

雖然不是像龍山寺那種大廟,但也是在建造細節上看得出下了相當多的功夫。


1860年 天津條約迫使清朝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 (天津條約是英法聯軍之役、也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被打敗之後被迫簽下的條約,條約內容包括對諸國開放中國跟台灣的幾個港口讓外國兵船可以自由停靠、讓外國人在內地自由傳教、可讓外國人自由買賣鴉片等等… 非常誇張的列強侵略行為) ,使得外國人陸續在大稻埕設置洋行與店家。

1865年 英國商人杜德到台灣考察,發現基隆是個種植茶葉的好地方,所以將福建的茶苗引進到台灣、在基隆栽種,茶葉再運回廈門進行烘培跟加工、再從澳門(當時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出口。台灣種的茶葉(Formosa Tea) 在歐美國家受到相當大的好評跟迴響。為了減少產地跟加工地的運輸、降低成本跟增加效率,杜德想說那就在當時最繁榮的艋舺設立製茶廠好了… 但是因為艋舺的人非常排外,有很多的衝突,所以就只好把洋行設置到大稻埕,名稱為「怡和洋行」。因為杜德的茶實在太成功、利潤超高的,所以馬上很多外國人、中國人、台灣人就跟進,紛紛來種茶葉、開茶葉店。其中做的最成功的台灣人,是從廈門來的李春生。他因為阪依為基督徒,因而學習英文、精通英語,所以在當時是洋人來台北做生意的買辦(中間人),後來自己也來開始做茶葉生意,是為「台灣茶葉之父」。他賺錢後又在貴德街興建許多洋樓,讓外國領事使用,是個非常厲害的商人。

後來大稻埕碼頭因為茶業出口而聲名大噪,連帶著帶動台灣的樟腦、糖的出口,及從中國進口絲綢、中藥材。大稻埕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貨物集散中心,以城隍廟為中心,周圍就是南北貨商店、中藥材店、雜貨、蒸籠、農具及布市。


在城隍廟旁邊的永樂市場,此地應就是以前永樂町的所在區域內。以前迪化街的名稱就是永樂町通。永樂市場裡面有很多的布商,有人會來這裡挑選自己喜歡的布料,再請師傅量身訂做衣服 (像電影大道埕裡面也有布料商跟師傅的角色~ 當時應該就是相當流行訂製衣服喔)

永樂市場對面的迪化街郵局,歷史悠久(1904年日治時代開的,當時稱為永樂町郵便局)

永樂市場樓上現在有大稻埕戲苑,有一些傳統的戲劇演出(歌仔戲、客家戲、布袋戲等等)

昔日的洋樓還保留得挺完整,許多經過整修後成為特色咖啡廳、餐廳、商店,是文青們愛聚集的場所。

看這老街的建築很有特色,像這樣大約兩三層樓、狹長毗鄰的洋式建築,感覺是台北大稻埕老街獨有的,跟其他地方的老街很不一樣。值得細細留連。(可以從一個店家一直深入經過露天的中庭、再到另一條巷弄的店家) 而除了這種洋式的房子,聽說還有什麼閩式跟仿巴洛克式的建築… 細節的差異還真得實地好好考察一番… (我深深覺得自己應該要來參加一個與此地建築為主題的walking tour 才行)。

1884年 大稻埕變得繁榮,跟艋舺有得拼,所以有「南艋舺、北大稻埕」這淡水河畔的兩大台灣經濟中心。時台灣巡撫劉銘傳因此在艋舺、大稻埕兩個都會區中間興建"台北城",北門直通大稻埕、西門可直抵艋舺,在1884年完成。

(圖取自此網站->不得不說這個中國網誌寫的台北歷史(械鬥造就一座城) 寫得可真詳細。請忽略左上角的"省"字)

後來在1893年劉銘傳又興建完成從基隆經過大稻埕直到新竹的鐵路,可想而知大稻埕此時已是北台灣的樞扭中心。戲院、酒家、咖啡廳、西餐廳等等"舶來流行"的店家一間間開,已不可同日而語。1895年後雖然進入日據時代,但大稻埕仍舊繼續發展、富豪也開始在此處興建仿巴洛克式的豪宅…

以鳳梨罐頭起家、致富的葉家(葉金塗) 當時建的三層樓巴洛克洋式豪宅。門面屋頂上的雕刻有鳳梨圖樣,代表其家族事業、讓人一眼就知道; 「泰」應該是其家號、家徽。
(上圖為陳天來故居在"河岸第一排",是當時的豪宅。借用網路的圖,是由記者吳思萍/攝影 古蹟因年久失修,"宛如鬼屋",因此2017年年底文化局介入,將協助其修復。未來應該就能開放參觀了~)
「錦記茶行」的陳天來是較晚崛起的茶葉大亨。因為他本來不是做茶,而是做木炭給茶行來烘焙茶用的。但後來發現賣茶比較好傳就改做茶。賺了很多錢之後投資許多劇場跟酒樓,包括第一劇場"永樂座"、日據時期台灣最豪華的酒樓"蓬萊閣"等等。

經濟商業中心大稻埕,成為了台灣巨商的搖籃也不意外,現今的光泉、聯華食品、新光集團、台鳳集團都從這裡發跡的呢。 (建議參考影片: 台灣演義 大稻埕)
[Taipei] 大稻埕的歷史與今天 [Taipei] 大稻埕的歷史與今天 Reviewed by 白袍下自由的靈魂 on 3/29/2018 Rating: 5

No comments